季节对人们运动养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顺应四季变化,是运动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只有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以及变化规律,确定不同的运动方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春季运动养生
春日养阳贵在锻炼。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散步、慢跑、做操、放风筝、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这样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春季风和日丽,气候宜人,不少人锻炼起来就“乐而忘返”.不注意控制运动量和时间,往往造成运动量过大.身体过于疲劳。锻炼时如出现精神不振、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睡眠不好等情况,说明身体疲劳了,应减少运动址,缩短运动时间。
早春气候乍暖还寒,户外锻炼的衣着要合适,锻炼后,应随即用柔软的干毛巾擦抹身上的汗水,应及时穿上御寒衣服。春季运动谨防发生过敏。春天草长花开,花粉飘荡。对花粉过敏的人锻炼时,要穿长衣长裤及鞋袜,并尽可能避开鲜花开放的地方。
二、夏季运动养生
夏季炎热.运动后一是要注意不喝冰冻饮料。因为锻炼时血液多集中于体表,消化道暂时处于缺血状态,冰冻饮料喝下后,对胃产生强烈刺激,易造成胃痛等症。二是不要立即大量饮水。因为锻炼后消耗了很大能量,各器官急需休息,大量进水势必造成胃肠及心脏负担。三是不要立即洗冷水澡。因为锻炼时血管扩张,汗孔开放,洗冷水澡后皮肤突然受冷,引起毛细血管突然收缩,汗孔关闭,体热无法散失,从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出现恶寒、发热等症。
夏季运动还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分的水或饮料,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及时给予补充。一旦发生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适量饮用。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并进行必要的救护,同时积极联系送医院进行医治。
要提醒的是夏季运动锻炼,一般不宜在中午进行,以防中暑。夏季运动量也不宜过大,而游泳是夏季锻炼的较好方式。
三、秋季运动养生
秋季加强锻炼也十分重要。初秋和仲秋,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锻炼的大好时机。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同时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以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中医学主张秋季锻炼以练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保健功等为主。可进行长跑、慢跑、散步等。平时坚持用凉水洗手、洗脸、洗脚,用凉水冲洗鼻孔。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1.旅游。在阳光明媚的秋天到旅游胜地登高远眺,饱览奇景,则会有心旷神怡之感,可使一切忧郁、惆怅顿然消失。
2.秋冻。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3.冷水浴。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欲用冷水浴保养身体的人,从秋天就应开始慢慢适应水温和气温的下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四季坚持。
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首先要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其次要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时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腿、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四、冬季运动养生
冬季活动,“必待日光”。冬季的清晨,寒气袭人。民谚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在这样寒冷环境中,身体的外露部位,如手部、脸部,尤其是双耳,最易受冻。
为了保护阳气,老年人晨练可循“春球、夏泳、秋爬、冬跑”古训,以“跑”为主,跑而不出汗,址力而行。跑,有利于提高心肺和消化机能,调节新陈代谢,不宜跑的体弱多病者,则适于步行。
寒冬季节,坚持户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休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改善机体抗寒能力。
冬季坚持锻炼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锻炼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粘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不同的人群,适应不同的运动方式,只有当你选对了运动方式的时候,锻炼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冬季锻炼也不例外。冬季锻炼主要有以下几种运动方式:
1.跑步。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址。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退,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_,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遇冰封雪飘大雾天气.可在室内、凉台下原地跑步,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
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粘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I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张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腮,让空气从牙缝中出人。
2.冷水浴。许多冷水浴与冬泳者都长寿,而一到冬天便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起来的人,不仅不易长寿,还容易患一些疾病。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机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人侵。
3.其他。冬日锻炼要选择适合自己健康状况的项目.可在清新、寒爽的空气中去登山、远足.进行一些不很激烈但运动量较大的活动.这样可以改善体温调节功能,提高耐寒力,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对眼睛视觉、心肺功能的提高均有裨益。
冬季锻炼,要注意胸、腹部保暖,防止因冷空气过度刺激呼吸道而诱发咳嗽咯痰,防止因吞咽冷空气或上腹部受凉而引起胃肠痉挛。严寒能使心跳减缓,血流不畅,血小板凝聚力加强,血容量低,易于形成血栓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凡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以及冠心病频发期的病人,冬季运动锻炼,应注意保暖防冻。早晨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服,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后,再脱去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